5.教学矿井软科学建设
(1)引进和开发教学矿井3D虚拟模型漫游演示软件;
(2)引进和开发煤矿安全技术可视化仿真培训软件、煤矿特殊工种作业可视化实操仿真培训软件;
(3)引进和开发具有指纹辨识功能的煤矿培训考核评价体系软件;
(4)引进和开发矿山测量《复杂条件下长距离顺槽掘进机自动定位与自动成图系统》;
(5)引进和开发采矿施工设计CAD软件包的29个软件;
6.煤矿安全培训专家团队及师资队伍建设
(1)专家团队
教学矿井由精通煤矿生产技术的煤炭集团企业高管、中国矿大教授、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煤炭集团机电高工、煤矿矿长和总工等多位专家教授组成了强有力的教学矿井管理和煤矿安全培训专家组,全面管理指导煤矿安全培训工作。
(2)培养建设优秀煤矿安全培训教师队伍
学院有矿业、机电类专业教师80余名、取得山西省煤矿安全培训资质的专职教师30名、煤矿特殊工种技师9名。2013和2014年,学院先后从中国矿业大学等院校招聘研究生专业教师30名,其中十余名教师进入教学矿井充实科研及实习培训师资队伍。
(3)建立煤矿安全技术研发中心
利用教学矿井平台,建立煤矿安全培训技术研发中心,定期邀请全国煤炭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来学院和宏源煤业集团煤矿现场召开煤矿安全技术专题研讨会,提高培训教师水平,促进企业学校人才交流。
7.建设与教学矿井配套的煤矿安全培训生活建筑群
与教学矿井配套,建设了建筑面积23700㎡的培训中心大楼、建筑面积12000㎡的二号生活服务中心和建筑面积11000㎡的五号公寓楼,教学、会议、食宿功能齐全,具备同时接待2000人的培训能力。在教学矿井地面建成了可供培训学员运动、休闲、娱乐的矿山公园。
二、基于矿山工程系、教学矿井、蒲县宏源煤业集团
三方共建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模式
1.确定可行性实施方案
此次试点工作,以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矿山工程系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机电技术专业两个煤炭类主体专业为试点专业,与宏源煤业集团五座现代化矿井相对接,以校内实训室及教学矿井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以目前拥有的宏源煤业集团采掘机电实验班、大学生采煤实验班为基础,探索建立符合我院及企业实际的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和方式方法,制定完善与煤炭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相符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学校、企业、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参与的“点、线、面、体”考核评价机制,切实提升学生岗位技能,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与合理报酬。
2.初步确定“煤炭类主体专业现代学徒制”25542培养方式
参照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现代学徒制培养特点,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经过与宏源煤业集团多次沟通,确定了25542,即宏源煤业集团和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两个办学主体、五步实践教学法、五个实践教学环节、“职业资格证(学校考核)+准入资格证(行业考核)+岗位资格证(企业考核)+毕业证(学校考核)=从业资格证(行业认证)”四证合一的课程体系、企业与学院教师双融通的师资队伍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3.改善实习实践场所环境
继续加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完善教学矿井实践教学基地和矿山机电实训中心软硬件建设,完成地面无极绳绞车房建设工作、地质展示巷锚杆支护展示室标准牌板的制定与悬挂工作、完成实训车间煤矿机械与煤矿电气设备的检修与布置工作,为现代学徒制工作实施打下基础。
4.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专门机构,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常务副院长、宏源煤业集团总工程师、矿山工程系领导班子、教学矿井专家组成员、教务处、学生处等组成,下设试点工作教研室。领导小组确定每月15日定期研究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形成协调有力、快速高效的工作机制,教研室具体实施试点工作。
三、与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合作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在学院领导小组指导下,在工作室成员的共同努力,工作室按照计划如期完成建设阶段的工作任务,包括学院、企业工作室调研和完善工作室建设方案、运行与工作室管理制度。
同时,工作室完成一期(70学时)航天林泉公司职工(30人)技术技能培训工作,主要根据企业要求进行数控编程技术与操作、高速切削加工和CAD/CAM在切削加工中的应用等培训内容,在本次企业培训工作中,学院培训教师对企业生产进行了调研,积极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破解技术难题,并从企业获得两个技术课题(5~10倍2~8mm的深孔加工、薄壁型腔铣削加工),现正在进行课题分解与资料收集阶段,准备在3月份与企业签订课题项目协议。
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引领、示范和辐射能效性,促进学校技能人才质量的全面提升。大师工作室有六名学院机电工程系教师参与工作,在大师工作室的全面带动下,教师积极开展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与资料准备工作。
大师工作室要对企业技师进行关于工作中疑难问题的调查,变被动为主动地创造性联系企业,为企业开展相关技术支持、技术攻关等校企紧密型合作活动。应以校企合作项目为载体拓展工作室工作内容,增强工作室活力,主要要完成包括:一是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改造,提升企业制造自动化水平,通过“企业出题、教师与学生破题”项目,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二是实施技能竞赛辅导,提高师生竞技实力;三是开展社会培训鉴定,助推区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承担着技能培养、专业研修和技术推广的重大任务,全体工作室成员都以百倍的信心,高涨的热情,全力打造工作室建设平台,最大化地发挥工作室平台的功能,立足学院,面向社会,努力助推学院专业建设与技能人才的培养。
四、高职院校发展性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1.确定研究课题
2016年,运职院在广泛征集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教职员工考核评价办法》、《激励性项目奖励办法》、《教师授课工作量设定标准及计算办法》、《教师赴企业锻炼或社会实践考核评价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并在2016-2017学年全面试行。
在此背景下,结合晋教职函〔2016〕80号文件精神和高职院校发展实际,确定了《高职院校发展性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研究》的研究课题。
2.组建研究团队
组建了一支研究团队,团队员包括党群、教务、学生、科技、人事、教育技术中心等业务部门工作人员,以及教育学科、管理学科、人文学科、工科类专业的骨干教师,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还邀请了5名在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教科研管理、人事管理、信息软件开发等方面具有较深造诣的专家担任本研究的顾问,指导和帮助课题的研究
3.相关工作开展
召开课题研究研讨会一次,初步确定了课题研究的分工。组织课题研究座谈式调研一次,初步了解教师对考核评价的认知,收集了教师对现试行的考核评价体系的意见,为设计调查提纲、问卷做好准备。
以上内容为我院行动计划一年来的工作内容,下一步我院将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任务和省教育厅批准的任务(项目),继续做好任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日常指导、检查与跟踪等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开展任务(项目)的绩效评价,并把《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纳入学院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定期进行督查,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